~性早熟~我女兒也遇到了,希望更多家長注意孩子的發育

Elaine 媽
pearl 媽 2009-05-06 22:59:01 #61F
 

樓上的媽咪

~女性賀爾蒙過高~其實最主要的問題關鍵

謝謝你的建議

to陳大醐

謝謝你的建議

Cheyanne
我也有疑問 2009-05-07 09:13:24 #62F
 

有人可以完整的提供建議禁吃或少吃的食物名單嗎?

不會只剩下蔬菜還能吃而已吧

好像很多肉類都沒法吃.. ~性早熟~我女兒也遇到了,希望更多家長注意孩子的發育_62F_img_1

芮塔媽咪
芮塔媽咪 2009-05-07 10:11:18 #63F
 

有人可以完整的提供建議禁吃或少吃的食物名單嗎?

不會只剩下蔬菜還能吃而已吧

好像很多肉類都沒法吃..

+1

我也想知道ㄋㄟ

希望有人可以提供~

謝謝~~~

elle~~
elle~~ 2009-05-07 10:28:59 #64F
 

我覺得各位媽咪有些誤解

像肉類並不是完全不能吃

而是減量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食物都含有人工賀爾蒙的添加

尤其是飼養的動物類

除非妳吃素

但現在的素食中也很多是基因改造食品

所以我認為只要飲食均衡

肉類減量

奶類也減量

多吃青菜水果

蝦、海鮮類少吃(魚可多吃)

其實沒那麼恐怖

不要自己嚇自己

至於我女兒當時性早熟的問題

其實她從小就不愛吃肉

但喝大量牛奶

後來我就把牛奶停了

改喝植物奶

但她到小五之後要求要喝牛奶

我也隨她,一天一小瓶不為過

凡事只要均衡、不要過量

至於我兒子因為是過敏兒

所以4歲起就完全停喝牛奶

現在的牛奶實在沒有好處

貼一篇文章給大家參考一下

姜淑惠醫師對牛奶的看法

消化生理之剖析-重建對牛奶攝取的正確認識

在臨床行醫生涯裡,因所學之故,經常容易遇見幼兒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扁桃腺腫大、皮膚發疹、成年人關節炎、腰背酸痛、免疫系統失調等病例,每當病家本身或父母親屬,詳細詢問致病原因,或想改善平日飲食時,我通常會建議他們-「暫時停止攝取牛奶或乳類製品」,多數的人最初都是投以驚訝疑惑的眼神,或有駁斥道:「牛奶乃極端完整的食物,歐美人士長得高大壯碩,就是從小攝取牛奶代替茶水飲用。你這位醫師到底有沒有搞錯?」或也有些病患,姑且相信並且付諸實踐,結果成效斐然,孩子或自己本身的痼疾得以痊癒,進而體悟知難行易」的道理。

其實牛奶本身營養分相當完整,可以提供小牛在嬰幼兒期的利用;猶如人類的母奶,所提供的養分亦有一定期限,超過嬰兒期再攝取就不適宜。其中蘊涵深遠的道理,牛奶乃至乳類製品到底適合不適合孩童,青少年,成人及老人呢?以下將逐步分析說明。不要忽略消化生理學上的通則;沒有健全且完整的消化作用,自然無法獲得完善的營養。

1. 從牛奶及人奶成份比較談起

蛋白質:牛奶總蛋白質含量高,為人奶的三倍。牛奶的蛋白質,主要以酪蛋白 (Casein) 為主,人奶以白蛋白為主。人奶味道較甜,因為碳水化合物含量較牛奶高。

在礦物質方面,牛奶缺乏碘、鐵、磷、鎂,人奶含量豐富。人奶含有二種物質成份,此乃牛奶所缺乏者,一者卵磷質 (Lecithin) ,屬於磷脂質,一者 Taurine ,屬於一種胺基酸,這二種物質參與嬰兒腦部發育,哺乳人奶攸關嬰兒智能發展,又豈是牛奶可以取代?人奶中另有二種胺基酸,其含量為眾奶之上,其成分為 Cystine 及 Tryptophan ,他們提供嬰兒極佳的營養分。

從人奶與牛奶成份比較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事實,人奶牛奶都是提供給小牛或嬰幼兒飲用。仔細觀察小牛與小嬰兒成長的差異,可以發現牛奶原是發育中小牛的食物,小牛出生後飲用牛奶,促使其骨骼及身體重量的急速發育,每個月增加一倍, (出生後前三個月均如此) ,但腦部發育少且慢;相對地,人類小嬰兒卻需要六個月時間,體重才會增加為出生時的一倍大。嬰兒的發育,身體成長成熟度緩慢,但腦部卻以最快速發育,超越所有的動物。小牛肢體骨骼的快速成長,故需要大量蛋白質;相對地,嬰兒腦部成長勝過肢幹,故需要卵磷質及 Taurine 等特別物質的輔助。台灣社會經濟發達,乳類製品充斥市場,現代的小孩子發育極好,高大的軀幹,呈現早熟的徵兆。常見如十二歲的外表,卻僅有八歲的智能內涵,此及乳類製品,如牛奶等高蛋白質的賞賜,但相對地腦部發育,智力啟發卻大不如矣!

從消化的觀點來考量,牛奶中含有二種成份,一種乳糖 (Lactose) ,另一種酪蛋白 (Casein) ,這二種成份,均得仰賴特定酵素的分解。如乳糖經由 Lactase (乳糖黴) ,酪蛋白經由 Rennin ,分解成較單純之成份。人類僅在嬰兒期 (稚齒尚未長齊之前) ,其胃內含有這種足以消化酪蛋白的酵素 Rennin ,孩童約三到四歲時,乳齒已長完備,這二種酵素就會從消化道中消失,終其一生不再分泌。

此時應當提醒父母,停止使用乳類製品,開始餵食固體食物。如果仍舊繼續使用牛奶,將會埋藏許多痛苦的病兆。牛奶所含的蛋白質中,大多數是酪蛋白 (Casein) ,酪蛋白是一種大型、堅硬、緻密、極困難消化分解的凝乳 (curds) 。『酪蛋白』適合含有四個胃結構的牛,利用不斷反芻消化分解,方能完全消化。母奶蛋白質成分單位相當小,屬於性質柔軟的凝乳,即使消化系統尚在發育中的新生兒,均很容易就能消化。

牛奶與人奶,其酪蛋白的含量,牛奶為百分之三百,這種堅厚粗糙的東西,誠如粘合木器膠質。哈維醫師指出牛奶中酪蛋白因子乃是造成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因為牛奶中所含酪蛋白及脂肪,會與所有食物進行極不適當的組合。牛奶進入胃後,會自然形成凝乳,凝乳會形成一種把胃中殘存食物包圍起來的作用,這種隔離現象,造成孤立狀態,會阻礙其他食物之消化,直到凝乳被消化為止。從牛奶與人奶成分分析中,顯示新生兒至六個月間,最好以人奶哺乳,如此在腦部發育及營養狀況才能健全。六個月以上至幼齒長成期間,可以牛奶替代。三歲以上,或幼齒長齊則應放棄牛奶的攝取,而以天然穀物及豆類、蔬果等取代之。

2. 攝取牛奶與疾病之關係

牛奶及乳類製品,含有至少二十五種以上不同成分類型的蛋白質 (異類蛋白質) ,此乃造成人類過敏反應的重大原因,乃至自體免疫疾病,均有關聯性。牛奶及乳製品為食物過敏的元凶。過敏反應幾乎不曾見於餵食母奶的嬰幼兒。倘若母親仍是乳製品的大量消耗者,過敏反應會透過奶水的餵食,造成嬰兒腹痛等疾病。消化性潰瘍者,假使攝取乳製品,常會惡化潰瘍。其原因乃是乳類製品含有高濃度蛋白質,蛋白質的消化,必需靠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 (主要是鹽酸) 及消化酵素方能分解消化。因此民眾錯誤的認知以為「胃潰瘍應多喝牛奶,以令胃壁形成一層膜,可以抵抗發炎且可幫助潰瘍的癒合。」乍聽似有道理,仔細推理則是一派胡言。神經醫學上有一種疾病,至今仍舊令人感到沮喪難治者,多性硬化症,其發生率與孩提時代攝取過多乳製品有關。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吃人奶者極少見有罹患此病者。成年人糜爛潰瘍性大腸炎,兒童經常發作的急性扁桃腺炎,慢性鼻竇炎,淋巴腺發炎腫大,慢性中耳炎‥‥這些頑固且反覆發作惱人的疾病,不論何種年齡層,只要單純地從飲食中剔除牛奶以及相關的乳類製品,短則或一個月,長則或三個月,就可以得到非常神奇的改善與效果。譬如兒童腫大的扁桃腺,不須藉助扁桃腺摘除手術,或長期抗生素治療,假以時日就會明顯的縮小而回復正常大小,永絕再患。

W. Walker 醫師是美國一位世界知名的內分泌專家,他以其六十多年長期行醫的豐富經驗中體認到,許多疾病尤其甲狀腺腫大之形成,或其他甲狀腺功能失調等棘手疾病,除了碘代謝以及賀爾蒙因素之外,直接導因於牛奶中所含酪蛋白者,經常為人們所忽略。這種現象在牛奶及乳製品大量採用巴斯德消毒法之後,更為顯著。 Walker 醫師在三十到四十年代,提出這種想法及呼籲,誠為高瞻遠矚。由前面闡述吾人已瞭解酪蛋白是一種堅厚如繩索﹐粘膩如膠水的粘液組織,其會附著在粘膜壁上而形成身體的阻塞,造成組織器官的病變。人體組織中並沒有這種機轉的設計,足以消化崩解酪蛋白,因此對人體而言,他們是無法被利用且會阻塞全身各種系統的粘液。不論兒童、青少年、成年人、老人或病人,取用乳類製品,均會有不良副作用。孩提時代,呼吸道及消化道在免疫系統上屬於較為脆弱的組織,並且首當其衝,當粘液分泌物過多時,這二處所形成的障礙也相對增加。因此不論大小醫院,小兒門診所見,通常儘是這些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便秘,嘔吐或感冒,氣管炎,氣喘,鼻塞等。總之,不論什麼年齡層,粘液阻塞通常選擇在每個人較脆弱的組織,此乃定則。

醫學界,國內外古今自然界所共同遵循的軌則,同出一轍也。因為牛奶與人奶在成份組成上之差異,加以人與牛消化器官功能上的差別,酪蛋白的腐化,釀成許多健康的問題。在我們品嚐牛奶,乳酪,奶油等香醇迷人的乳類製品時亦當省思「病從口入」的諦理事實,讀者諸君自能領悟健康之道,建立於手口之間的抉擇。

3. 攝取牛奶無法阻止骨質疏鬆

「多喝牛奶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多吃魚骨頭,小魚干可以補充鈣質,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每天喝三大杯牛奶,健康營餐不缺了」,「XXX高蛋白高鈣奶粉,病中的補品,平日的食品」打開報章雜誌,電視廣播,眼所見,耳所聞,廣告中不斷教導大眾,多喝牛奶攝取足量鈣質,可以杜絕骨骼疏鬆,強化骨骼;營養專家,醫護人員教導,政府衛生教育宣導,再再強調補充蛋白質,補充鈣質,多喝牛奶,多攝取乳類製品,年青人可以強化骨骼,老年人可以揮別骨骼疏軟。這種耳熟能詳的廣告辭,早已為『蛋白質、鈣質及牛奶缺乏會導致骨質疏鬆症的恐慌者』奉為圭皋,並且天天力行實踐。何以如此賣力實踐,骨科門診及病房中,仍舊有許多不慎扭傷或滑倒,就造成骨折的病人呢?坦白說,每當後學對醫學研究報告讀得越多越仔細越深入後,越感到誇大不實,虛偽廣告對眾生的殘害。以訛傳訛,錯誤觀念,所謂專家一言九鼎的信條,也只是扭曲事實,自大腐化的認識,殊不知營養醫學的革命,早已默默地在有良知的改革者大力推動中,如在美國研究飲食與疾病關聯方面權威之一的麥都果醫師 (John McDougall) ,曾做過一個全世界各地區人民攝取鈣質與骨質疏鬆症的大型研究計劃-歷經多年的研究調查,提出幾個事實,以資參考。

乳類製品販售的基本理由乃在鈣質之提供。事實上,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人民,他們的飲食中並沒有乳製品之存在,也未面臨骨質疏鬆的侵害。人類鈣質缺乏,導因於人類飲食中攝取鈣質不足者,極為有限。攝取蛋白質越多,骨質中流失的鈣質也越多。血液中鈣的濃度,不能代表骨骼鈣質流失的程度。保持體內鈣質正性平衡,維持骨骼硬朗,根本政策-改變飲食內容,減少每天攝取蛋白質的量,卻不是增加鈣質之攝取。

從世界各地所收集的資料顯示,亞洲及非洲社會,在工業大事發展前,牛奶乃非常罕見的食品,當時他們都具有堅強的骨骼及堅固的牙齒,所謂富裕社會的文明病,極少發生在他們身上。如非洲斑圖 (Bantu) 的婦女,他的健康狀況乃很好例證,在她們的日用飲食裡,從來沒有見過牛奶,他們鈣質的來源取自蔬菜,每日提供 250 到 400 毫克鈣質,他們鈣質吸收量不及西方社會婦女的一半。

斑圖婦女,一生當中平均生育十個子女,每個孩子都是親自哺乳十個月。即使如此的鈣質流出及相對性地低量的鈣質攝取,骨質疏鬆症 (多數骨頭表現薄又脆弱的婦女,幾乎不曾見到過。) 相當有趣的是,假使斑圖婦女移民或遷徙到其他西方國家,並且改變他們的飲食狀況,改以文明飲食 (所謂高蛋白質,高糖分,高油脂,高鹽,營養豐富飲食) 為主時,骨質疏鬆症及牙齒的毛病,就變成稀鬆平常啦!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是一個很理想的指標,代表任何一種文化背景社會中,其骨骼中鈣質存留的狀況,間接反映飲食營養文化。在醫學界及公共衛生學家們,對全世界做廣泛研究後,顯示骨質疏鬆症最常見之國家為美國,英國,瑞典,芬蘭,他們也正是乳類製品消耗最多量的國家。相對地,骨質疏鬆症極少見於乳製品消耗量最低的國家,如亞洲及非洲。

在美國受到骨質疏鬆症侵害者,大約有一億五千萬至二億人口,然而美國人民的乳製品消耗量也是世界第一位。平均每位男子,女子,小孩,其一年的總平均消耗量約為三百磅。由此顯示飲食中鈣質足夠與否,並非骨質疏鬆症之誘因,其真正原因在那?骨質疏鬆症與蛋白質消耗量多寡有直接關聯性。換言之,倘若蛋白質攝取愈多,鈣質流失就愈厲害,骨質就愈脆弱疏鬆。愛斯基摩人給我們很精彩的範例,說明蛋白質效應與骨質中鈣的存留之間的關係。

愛斯基摩人因為地理環境使然,他們的飲食含有全世界最高的蛋白質-每天 250 到 400 公克,取自魚,海象,鯨魚等,鈣質攝取量也是世界最高-每天超過 2000 毫克,取自魚骨頭及肉類,他們的骨質疏鬆症發生率是世界之冠,平均二十歲不到,就可見到彎腰駝背且比比皆是。相對地,非洲斑圖人民,每天蛋白質僅 47 公克,鈣質僅 400 毫克,未聞有骨質疏鬆症。由此再次說明牛奶及其他乳類製品 (包括乳酪、奶油、冰淇淋、肉類等) 飲食中含有高量 (高濃度) 的蛋白質,乃是造成骨質中鈣質大量流失元凶。素食者倘若蛋白質攝取過量,也會造成骨質軟化,只是植物性蛋白質較動物性蛋白質,對骨骼有保護作用,其中理由乃是牛奶,乳類製品,肉類,蛋,魚類,除了蛋白質外,還有其他會促成骨質疏鬆症的因素-就是酸性物質比例太高 (請參考健康之道 三) ,為了保持血液酸鹼平衡,維持弱鹼性,骨質必然要游離 (所謂抽取) 更多的鈣質,以達成此目標。在此特別提醒素食者及素食者父母,以目前台灣蛋白質平均攝取量,均屬過剩之慮,絕無缺乏之憂,千萬不要擔憂自己或孩子沒有足夠蛋白質,為了安撫這種偏差心理,進而加倍給自己或孩子補充大量牛奶,優酪乳,奶酪及蛋。請記得,得自乳製品額外的蛋白質,勢必造成鈣質及其他礦物質,流失體外之傾向,造成身體負性鈣平衡。

除了大量蛋白質攝取,會造成骨質沖刷外流外,缺乏運動,停經,喝汽水,可樂 (碳酸,磷質含量太高) ,吃加工精製垃圾食物,過量的鹽及其他酸性食物,均為骨質疏鬆症的致病因素。長期的腰酸背痛,疲倦,骨頭酸軟無力,牙齒鬆動,齒齦退縮,容易扭傷,閃腰,骨折‥‥代表骨質中鈣質及其他礦物質之流失,此刻應當重新檢討我們的飲食,減少蛋白質,魚肉類,乳類製品攝取,以便重建真正的健康。

4. 人類應當儘早放棄乳類製品之理由

商業性現代化便利又方便的牛奶及乳類製品,對我們人體有極大危害,除了前面敘述的理由外,有更多的研究顯示我們應當儘早丟棄牛奶、乳酪、奶油等乳類製品,今列舉四點理由說明之。

巴斯德消毒法的害處。

毒性物質殘存的考量。

均質化乳製品的傷害。

合成維生素D的添加。

a. 巴斯德加熱消毒法的害處

細菌學家巴斯德創立消毒殺菌的方法,使得一向牛奶或羊奶由生奶變成熟奶,雖然有利於保存及減少傷寒菌感染等,但是加熱後的牛奶或乳酪等、改變酵素性質,酵素及蛋白質、脂肪的結構成分,加熱後會形成不穩定物質,且牛奶加熱至 170℉ (約攝氏 62℃) 會破壞牛奶中活性酵素系統,諸如 Cystine, Tryptophan, Lactase 等。其他維生素,礦物質,也大多數摧毀殆盡。又加熱後蛋白質會凝固 (凝乳) 形成堅硬的酪蛋白,且有益腸道的乳酸菌也遭到破壞,最後牛奶變成非常困難消化,易致過敏,對人類有害無益的東西。

用巴斯德消毒法,消毒牛奶是衛生單位為了強調安全、清潔的產品所設計。但是並不能提供人們有助益健康的產品,更何況巴斯德消毒法並不能完全排除毛髮,灰,花粉,黴菌,昆蟲,肥料等環境的污染。總之,巴斯德消毒法僅僅提供劣質,即使原本唯一仰賴吸食牛奶的動物-小牛,假設餵食消毒過的牛奶後,在其成熟成壯牛前就會死亡,人類應當覺察這些事實,任何人只要即時覺悟而拒絕再喝牛奶製品,都不算是太遲。雖然經過發酵的乳製品,如乳酪、酸乳酪、酸乳等,通常較比牛奶對於人類消化道,前者較為優勝,但是事實上對人類真正理想飲食而言,仍舊差距甚遠,因為他們都算是偏酸性食物,理應避免。假使真的要攝取,則可使用少量生的,無添加鹽分的乳製品。

b. 毒性物質殘存的考量

現代畜牧業與過去完全不同,限宥於空間,管理,經濟效益,已不採野外自由放牧而是限地集中管理。為了避免密集畜養而造成傳染病意外,故於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殺蟲劑,為了促進肉質肥美,乳汁增產,故自主的添加生長促進劑及賀爾蒙,如此無法確知的化學品,添加劑亦會流入牛奶中,殘存的毒性物質,隨著人類攝食又進入人體。畜養方式的改變,飼料取代牧草,牛群的生態環境及生理現象也會改變。在有一次參觀牧場的經驗中,發現牛眷裡牛隻所排出的糞便稀鬆,不成型,猶如腹瀉般,缺乏小時候在鄉間所見所聞,那陣陣泛著草香,晒乾後可以整團撿回家當燃料。纖維質的減少,牛奶中脂肪成分的改變,脂肪含量增加 (因為牛群飽食終日,缺乏活動) ,尤其飽和性脂肪比例偏高,相對地未飽和脂肪反而大量減少,例如 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 。換言之,破壞性脂肪遠比建設性脂肪為多,造成心臟血管疾病及生殖系統癌病變的增加。

c. 均質化乳製品的傷害

所謂牛奶均質化 (Homogenization) 是打斷牛奶中的脂肪球,破壞後令其解散的一種製作法。雖然在乳製工業中,此乃一種新的製作過程,但是質化乳會破壞人類的動脈管壁,對於發展均質化乳,實為致命一擊。

Kurt Oster 醫師研究最為精闢,他發現有一種酵素 (Xanthin Oxi Dase) 簡稱 XO ,可存於牛奶脂肪中,正常飲用非均質化乳時, XO 只會存於腸道間,不會被回吸收入血液循環中。但是牛奶若經過均質化之後,這個均質化過程會減少乳化脂肪,造成 XO 大量釋放出來,進而造成血液再回收。因此攝取均質化牛奶,吾輩血中 XO 濃度平均很高。相反地,飲用非均質化牛奶或不喝牛奶者,其 XO 濃度均低。

XO 被視為血管壁瘢痕化的原因,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平滑性,會誘發脂肪物質沉澱,凝聚血小板或崩解的血球等,進一步造成瘢痕,粥狀化,最後形成血管硬化,管腔狹窄。 Ostcr 及哈佛大醫學院 Esselbacher 共同提出-攝取均質化牛奶是美國人罹患心臟病的最主要原因。世界上其他國家,如芬蘭,他們的乳製品也是全面採用均質化過程,故心臟病發生率亦極高。又法國極少用均質化製乳,其心臟病比率較美國、芬蘭明顯降低。

d. 合成維生素D的添加

維生素D (irradiatedergosterol) ,此乃經由放射性處理過的維生素添加劑,多年來一直被使用於添加入大多數商業用乳類製品或其他食品及常見合成性的多種維他命丸中。何以要添加維生素D呢?以前畜牧業以野外放牧方式為主,牛羊們一年到頭在戶外吃草,天然的維生素D及胡蘿蔔素,可以透過陽光照射在體內自然合成。再從擠出的新鮮乳汁中製作成奶油 (尤其是日照豐富的夏季,製成的奶油為一種天然的鮮明的黃色成分) 。這種天然的奶油,無法長久儲存及運輸到遠地,故凡是能運送者,多半所含維生素D極少量且顏色較淡。隨著野外放牧時間減少,吃野草機會減少,曝曬日光機會縮短,維生素D合成量減低,所製成的奶油,在質及維生素D含量上,皆隨著顏色褪去而減少,最後製乳業者只得添加色素及放射性D以補其不足。

動物體內的維生素D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成分,他們的活化過程,需要陽光照射在皮膚上,活化催促由D1轉成D2再轉成D3,分別在肝臟,腎臟中進行,最後活性的D3,負擔執行鈣磷代謝,鈣質再吸收,骨質鈣化等等過程。具放射性的D2是一合成維生素,與自然形成的維生素在結構上有些不同。在食物中並無法攝取完整的且天然的維生素D,因此吾人在臨床上常見關節炎病患,其產生問題通常都是鈣質的利用有所障礙,顯示添加的合成性維生素D,不論取自牛奶或其他乳類製品,都不是根本解決之法。在 1930 年代,發現懷孕時,攝取維生素D添加之牛奶,其胎盤有鈣化現象,合成維生素D的危險性,逐漸為人所瞭解。數年前,在英國因為不正常鈣質代謝,導致新生兒致死,發現與放射性維生素D,被過量添加入牛奶中使用 (由四百國際單位增加為一千國際單位/每品脫) 有直接關聯性,因此放射性維生素D2添加品,在英國已被癈除且禁用。近年來乳製業者,又以合成性維生素D3,取代放射性D2為添加品,但其事實結果,對人類健康之利害影響尚未知也。

後記

後學撰寫此文時,曾為自己不斷打氣加油,雖千萬人吾往矣!明知這冒犯許多乳製業者,奶粉販售者,醫護營養學者專家及行政衛生單位,仍舊完成了。也算為自己一向主張「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為了遠離慢性病,請儘早斷奶。」寧願採用其他含鈣的植物性天然食物,以取代牛奶及其乳製品,因為他們的弊端遠大過利益。

Elaine 媽
pearl 媽 2009-05-07 18:19:07 #65F
 

我想如果已經有"性早熟"現象的

禁食:

蝦子.

蛤蠣.

玉米.(刺激赫爾蒙生長)

雞肉.(有打成長激素)但有機的只要不吃皮

吻仔魚.(有內臟)

小魚干.((有內臟)

內臟.

蛋(少少吃千萬不能吃蛋黃)

都不能吃

Miss L
Miss L 2009-05-08 14:35:26 #66F
 

那如果喝玉米煮的湯,

但是不吃玉米....這樣行嗎??

樓上媽咪說的食物,

幾乎都是我給女兒常吃的東西,

除了雞肉以外...唉~

Cheyanne
我也有疑問 2009-05-08 17:10:45 #67F
 

可導致兒童性早熟的食物:

1、可入藥的大補類食品包括冬蟲夏草、人參、桂圓干、荔枝幹、黃芪、沙參等。中醫指出,越是大補類的藥膳,越易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

2、禽肉,特別是禽頸,現今市場上出售的家禽,絕大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長劑的飼料餵養的,禽肉中的「促熟劑」殘餘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

3、反季節蔬菜和水果,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紅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蘋果、橙和桃,幾乎都是在「促熟劑」的幫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

4、油炸類食品,特別是炸雞、炸薯條和炸薯片,過高的熱量會在兒童體內轉變為多餘的脂肪,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經反覆加熱使用後,高溫使其氧化變性,也是引發「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5、豆類食品,大量的食用豆類食品可導致兒童,尤其是女孩出現性早熟。因為豆類中含有的異黃酮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從而提高兒童雌激素的含量導致發育的提前。

6、某些兒童口服液,針對兒童市場的很多標榜「長高長壯」的補劑和口服液,相當部分含有激素成分。

  這些激素使孩子在5、6歲時長得比同齡兒童高大壯實,其骨齡已達8歲或10歲。而等孩子進入正常發育階段時,反而不見長了。

Cheyanne
我也有疑問 2009-05-08 17:15:08 #68F
 

光照過度易導致兒童性早熟

 家裡燈太亮,孩子也會性早熟?這種說法聽上去好似天方夜譚,卻已被醫學專家所證實:光照過度是兒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最近就接診了一名四歲的性早熟女孩,她就是因為從小到大夜晚睡覺時都開著燈此外,長時間的電視、電腦顯示屏光也可能導致兒童性早熟。

 專家介紹,褪黑激素能抑制腺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可以防止性早熟。當人在夜間進入睡眠狀態時,鬆果體會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兒童若受過多的光線照射,會通過減少鬆果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性早熟。

*******************************************

多吃豆製品會令兒童早熟

  7歲的雯雯幾天前玩得滿頭大汗回到家,外婆看到外孫女胸部“胖”了起來,居然有了發育的蹟象。晚上,孩子父母下班回到家,外婆忙將心中的疑慮告訴了雯雯的父母。第二天,雯雯的父母帶她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檢查,結果證明孩子確實是性早熟。

  在了解孩子生活飲食習慣時,有一個情況引起了醫生的注意:雯雯雖然沒吃什麼營養保健品,但對豆制品情有獨鐘,豆腐、豆腐幹以及素燒鵝等,每天都會吃不少。排除了其他因素,醫生最終分析認為,雯雯性早熟很可能與長期大量吃豆制品有關。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吳美珍解釋說,大量食用豆制品會引起孩子性早熟,主要是豆制品內含有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它的化學結構與雌激素十分相似,可以作為雌激素替代物促進成骨細胞生長。

  吳美珍大夫說,根據大豆制品的特殊作用,醫生起初將其用于 更年期婦女骨質疏鬆的治療。更年期婦女由于卵巢功能減退,體內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對成骨細胞的刺激減弱,容易造成骨質疏鬆。

  研究發現,給更年期未絕經婦女服用大豆異黃酮後,大豆異黃酮可以作為雌激素替代物發揮作用,從而達到防治更年期未絕經婦女骨質疏鬆。因此,醫生會鼓勵處于更年期的婦女多吃些豆制品。然而豆制品內的植物雌激素如同一柄雙刃劍,對成年人有一定好處但對于孩子卻是一劑“催化劑”,大量服用豆制品,植物雌激素會擾亂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最直接的後果是性早熟。

  專家提醒,學齡前的兒童最好不要長期大量吃豆制品,具體吃多少,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議。

****************************************

喜好高熱量食物 兒童提前性早熟

提醒家長注意,小孩子小時候就高人一等,不見得是好事,因為長大以後,可能會長不高。還有如果男孩子在九歲以前,女孩子在八歲以前,就出現青春期的第二性徵,而且長很快很高,很可能是性激素分泌過於旺盛,導致性早熟。

一樣小學二年級,一般小朋友大概就只有一百二十公分左右,不過葉小弟弟卻已經長到了一百四十三公分,足足高對方一顆頭,他說平常最愛cheese等高熱量的食物。

剛開始,家人還很高興他「高人一等」,不過到醫院照X光檢查,發現他骨頭的年齡比實際大兩年,醫師診斷有性早熟的前兆。要確定是不是性早熟,還得看第二性徵有沒有出現,像男孩長鬍鬚、女孩乳房開始發育。醫師說,性早熟被懷疑和飲食習慣有關,一般來說就是吃太營養了,所以這是一種文明病。

醫師指出,如果小男孩在九歲以前、小女孩在八歲以前,就出現性早熟,很可能長大後會長不高,男生不會超過160公分,女生則不會超過150公分。而性早熟就是性激素分泌過於旺盛,要以荷爾蒙抑制劑來治療。

(原作者於 2009-05-08 17:18:13 重新編輯過)

Cheyanne
我也有疑問 2009-05-08 17:22:31 #69F
 

導致學齡兒童性早熟的食物有哪些

性早熟指的是女孩子8歲之前、男孩子10歲之前過早地出現了第二性徵,比如女孩先發現乳房發育、陰毛出現,以後出現白帶及月經,可能有排卵。男孩先發現陰莖增大、變聲、喉結,以後有陰毛、腋毛、痤瘡、面須及遺精;男孩長出鬍鬚甚至提早進入變聲期,這些現象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兒童門診,特別是一些學齡兒童發育程度顯然不符合其年齡特點。

性早熟原因之一:盲目進補

很多家庭進補採用中草藥,如冬蟲夏草、人參、桂圓干、荔枝幹、黃芪、沙參等。中醫認為,越是大補類的藥物,越會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造成身心發展的不平衡。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長得矮小、不愛吃飯,不去詳細瞭解兒童厭食的真正原因,盲目給孩子服用保健品;而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少生病,就自作主張給孩子吃提高免疫力的補品。不少補品含有大量激素,容易把孩子給「催熟」。

性早熟原因之二:反季節食物

反季節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紅柿等幾乎都是在「促生長劑」的幫助下才成熟,這些所謂的「促生長劑」多有類激素效應,一定要避免給10歲以下的兒童食用。 反季節水果本身是沒有任何危害的,但為了增加產量,有些不法果農過量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即激素。這些激素可以促進果實發育、生長和早熟,經常食用激素、催熟劑含量較高的反季節水果,對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少年兒童來說,女孩會出現初潮提前等性早熟現象,而男孩則會導致性特徵不明顯。

性早熟原因之三:含有天然激素的食品

綠色自然食品、不添加激素,但其成份本身即含有天然激素。多吃易致孩子性早熟。如大量服用豆製品,植物雌激素會擾亂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 如大量的攝入冬蟲夏草、蜂王漿、人參、桂圓干、荔枝幹、黃芪、沙參等滋補中藥的確也容易引起孩子性早熟。

性早熟原因之四:催熟劑的禽肉

禽肉中的「促熟劑」殘餘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早熟,所以要讓孩子少吃雞頭鴨頭。生活中人們接觸內分泌腺食物最多的情況是雞、鴨等的禽頸。現今市場上出售的家禽,絕大部分是吃拌有快速生長劑的飼料餵養的,禽肉中「促熟劑」殘餘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因此,吃鴨頸、鵝頸,一定要吃去皮的。此外,畜肉中的淋巴結,以及鹿鞭等孩子應絕對禁食。

性早熟原因之五:洋快餐

油炸類食品,特別是炸雞、炸薯條和炸薯片。過高的熱量會在兒童體內轉變為多餘的脂肪,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食用油經反覆加熱及反式脂肪的使用也是引發「性早熟」的危險因素之一。有報導指出,每週光顧洋快餐兩次以上,並經常食用油炸類膨化食品的兒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兒童的2.5倍。

 

性早熟原因之六:補劑和口服液

某些針對兒童市場的標榜「長高長壯」的補劑和口服液裡含有激素,服用後必然會導致學齡兒童的性早熟。

早熟危害

  

  1、生理危害

  性早熟的孩子身高偏矮。由於性早熟的孩子體格提前發育,骨骺癒合也提前,雖然開始階段身材較同齡的孩子高,但最終性早熟的兒童的身高低於常人,典型的真性性早熟的身高往往達不到150釐米。很多性早熟的兒童其實是提前進入青春期,在一段時間內身高可以增長得很快,但是增長時期相對較短,電就是青春期縮短了。

  

  2、心理危害

  性早熟的兒童,由於年齡太小,受教育不多,他(她)的心理是無法跟上生理成熟的步伐。於是就會出現問題,比如發生早戀、早孕或受到性侵犯、發生過早性行為等。性早熟還會對兒童的性格造成影響。在10歲以前,是兒童性格的形成時期,如果發生性早熟,自己與眾不同將給他(她)帶來巨大的困惑,性早熟兒童會產生難受、不自在的感覺,還可能遭受同伴的譏笑後,產生自卑心理,時間久了,性格將變得孤僻,不願與人交流和交往。

  

性早熟≠青春期提前

  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是認為青春期提前和性早熟是一回事。青春期提前是對整個社會的整體兒童而言,是現今全球兒童不可迴避的問題和趨勢,屬於一種常態。而性早熟則是一種病態,家長必須要有足夠的重視,及時就醫,延緩早熟,改善兒童生理和心理上的超負荷壓力。

  從1850年到1950年。歐洲女孩平均初次月經年齡從17歲提前到了13歲。美國兒童專家通過研究指出,現在10歲孩子行為方式已經相當於過去15歲的少年。也就是說,美國孩子整整早熟約5歲。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男性生殖內分泌組史軼蘩教授認為,中國兒童的發育年齡的確有逐漸提前的趨勢,大約提前了1年,女孩從11歲提前到了10歲,男孩則從12歲提前到11歲,雖然現狀比美國好得多,但面對越來越早熟的孩子。整個社會要有高度清醒的認識,應客觀理性地面對。

  

認識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在血液循環中,由於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作用,兒童在10週歲之前就出現了第二性徵的發育,即女孩8歲前出現乳房增大,9歲前陰毛、腋毛長出和10歲前月經來潮的現象。男孩在10歲以前出現睾丸突然增大,陰莖體積突增,喉結突出,聲音低沉,腋毛生長,汗腺、皮脂腺增大,並可能出現第一次射精現象。性早熟有三種情況: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

  

  1、真性性早熟:

  是指性腺發育成熟和第二性徵出現的步調完全一致,均比較早。它是由於體內管理青春發育的調節系統——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提前發動,功能亢進所致發生真性性早熟的男女之比為1:8,女孩高於男孩兒童真性性早熟的原因尚未完全弄清楚,一般認為與營養有一定關係少數人可能由於顱內某些病變或損傷所致,如腫瘤、炎症、顱腦損傷後遺症。

  

  2、假性性早熟:

  是指第二性徵發育與性腺發育步調不一致,而睾丸或卵巢本身並未發育,但部分第二性徵卻提前出現。它的原因比較明確,如下丘腦、松果體、卵巢、腎上腺皮質、絨毛膜上皮等部位發生腫瘤或病毒性腦膜炎後遺症導致性激素大量分泌。此外由於外源性激素如誤服避孕藥、過量服用含雌激素的補品以及使用含激素的化妝品而導致兒童假性性早熟。

  

  3、不完全性早熟

  是指只有個別性徵的發育,如有的女孩單純乳房增大,稱為乳房過早發育症,有的孩子單純陰毛過早出現,叫做陰毛過早生長症,等等。總之,除了這些孤立的現象之外,沒有全身性的內分泌改變。發生不完全性性早熟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乳房組織或陰毛區毛囊對激素過於敏感所致。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人造光源與性早熟

  光照過度是誘發兒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光線會影響大腦中的內分泌器官松果體的正常工作。松果體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間當人體進人睡眠狀態時,分泌大量的褪黑素,這種激素在深夜十一時至次日凌晨分泌最旺盛,天亮之後有光源便停止分泌。松果體有個特點,只要眼球一見到光源,褪黑素就會被抑制或停止分泌。兒童若受過多的光線照射,會減少松果體褪黑激素的分泌。

(原作者於 2009-05-08 17:32:49 重新編輯過)

SOPHIA~*
SOPHIA~* 2009-05-18 09:20:34 #70F
 

我們家妹妹現在8個月大,

從2-3個月前,

就發現ㄋㄟㄋㄟ已經凸起,

換尿布時會有一些分泌物,

一直拖到上禮拜才去馬偕看李燕靖醫師的門診,

醫生檢查後讓我們去照骨齡及卵巢超音波,

檢查後妹妹的骨齡正常,

但卵巢已經開始發育,

這個禮拜五會再去回診,

看醫生怎麼說,

板上很多媽咪們都說大部分是食物引起性早熟,

但是我們家妹妹6個月才開始吃副食品(只碰蔬果),

而且是全母奶,

到底是什麼影響到妹妹,

另外,我想在請問一下,

若卵巢提早發育,

是不是代表未來妹妹的更年期會提早到來,

在適婚年齡因卵巢已衰退而無法自然生育,

麻煩各位媽媽們在提供我意見,

謝謝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盈翠絲媽咪的毛髮蓬鬆感

媽咪投票趣

母親節最想聽到孩子跟你說哪句話?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